近日,舌尖系列纪录片的总导演陈晓卿关闭了其个人微博评论。从2年前几千粉丝到现在九十几万粉丝,他和他们有过默契,彼此互称吃货。
■ 《舌尖2》播出后引发吐槽和争论 纪录片产业被搅动
■ 资深电视人认为缺乏真正电视批评是产业发展瓶颈
近日,舌尖系列纪录片的总导演陈晓卿关闭了其个人微博评论。从2年前几千粉丝到现在九十几万粉丝,他和他们有过默契,彼此互称吃货。一旦女粉丝上前合影,陈老师的脸上曾泛起一阵黑晕。如今这条连接彼此的纽带正在接受考验。
今晚,《舌尖2》播出第5集。“他一定还在剪辑室里做调整,”上海真实传媒总经理干超说,“第5集似乎变得很关键……我们以前的纪录片的投入、制作以及社会上产生的现象没‘舌尖’那么多,但谁也没有想到情况会变成现在这样。”
事实上,在大多业内人士看来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一部(下称《舌尖1》)当时被过分高估。现在《舌尖的中国》第二部(下称《舌尖2》)遭至诟病,“舌尖”渐渐走入了“春晚”的尴尬,终成“舌尖上的舌尖”:收视第一、争议第一。
“如果在纪录片发达的国家,它就是一个标准产品,标准的商业纪录片模式,不至于引起这么大轰动,也不至于被贬低到这个程度。”干超认为舌尖系列是“正常的片子”。
干超认为,纪录片分很多种,有人文情怀的、历史文献类的、也有宣传片,“现在娱乐界都会做很清晰的市场调研,我们纪录片这方面却是缺乏的,所以,可能导演自认为是非常好的,有社会责任的东西,但是观众并不买账,但难道观众说不好就不好?也不见得。”
回到马年春节,定于春节上桌的《舌尖2》被告知延迟播出。等了两年的观众多少有些抱怨,但他们因为真心喜欢依然苦等。各媒体记者只能傻盼,因为领导早已放话:“要盯牢了”。但每次记者问什么时候开播时,央视负责宣传的人无奈表示,“真的不知道,还在精剪,不要急”。
外界并不清楚的是,大年初六当天,《舌尖2》才刚刚进入后期配音。时间紧、任务重、年纪轻、全外聘成了《舌尖2》导演组的四大特色。
据《时节》分集导演胡博介绍,因为有播出时间限定,她这一组基本上没有调研,“开好策划会直接拉出去拍了”。《家常》分集导演邓洁更是“人家拍了半年了才进组救场”。
而几位80后的导演,被要求两年之内走南闯北,他们临出发前还收到更加具体的指令:要熟悉当地的植被覆盖、温度湿度、拍“50块钱”以下的食物、坐当地的交通工具等等。
当配音李立宏没日没夜地在棚里录着“舌尖体”旁白时,《舌尖2》第一个小道消息浮出水面:《舌尖2》延播是因为央视还在讨论如何最大限度增加广告收益。当时,记者为此致电陈晓卿,陈回应:“根本没有这么回事,就是片子本身在打磨。”
这一“打磨”,《舌尖2》从说好的3月初延迟到了3月底,又从3月底推迟到4月初。直到4月18日,《舌尖2》终于与观众见面。两年的等待,吊足了观众的胃口。同时,观众和媒体记者也预备好了嘴和笔。
首集《脚步》基本没让观众失望,收视率达1.66,收视份额2.54,收视率超过同期所有电视剧和综艺节目。和《舌尖1》一样,观众一边在网上热议片子里的食物,一边在淘宝下单。
4月19日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官方微信平台更是贴出由和菜头撰写的《严厉批驳舌尖2》一文,诙谐地写出了对《舌尖2》到来的“控诉”,这篇实为 赞美之词的文章,字里行间也透露了作者对《舌尖2》的初感觉——突如其来的人文关怀破坏了纪录片的节奏。这一初感觉,当时并没有引起沉浸在久别重逢之中的 观众注意。
第二天,首集导演李勇的电话多了起来。“用滑轮吊威亚、八个小伙儿拉上树拍采蜂蜜”、“为了影像效果不惜一切代价”的事儿传开了。直到有人发现 西藏白马占堆的爬树镜头借鉴了BBC纪录片。植物学博士顾有容在果壳网发表博文,从植物学角度证明爬树取蜜的镜头是嫁接的,李勇陷入了麻烦。
李勇告诉早报记者,他最喜欢的是“麦客”的故事,但那个故事过于残酷,被陈晓卿删掉了很多。但如果“残酷的麦客”故事没有被删,他就会处于第四集《家常》导演邓洁的处境——“人物故事过多”的批评。
“生活已经很苦逼了,为何还要在一档美食节目里受教育,再有不悲情,难不成就做不成节目吗?”一位《舌尖1》的粉丝告诉记者,他最后放弃了《舌尖2》。
现在,李勇正在撰写一篇回应文章,会就一些细节向观众道歉,而总导演陈晓卿对此质疑才“刚知道”。
一位业界人士告诉记者,就像BBC曾经宣称在野外拍到的“蝙蝠抓鱼”一样,其实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,大家质疑的不是怎么拍的,是说法前后不一。
“纪录片是主观拍摄,其实根据实际情况倒是可以换树来拍,但在宣传时你必须如实对外界描述,如果夸大其辞和事实不相符,就显得有失水准了。”他说。
不过,面对“造假”指责,李勇如何解释,可能只能等到他的道歉信发布后才能知道。
第二集《心传》导演陈磊,武侠片的立意让片子充满现代感,外界评价很高。《心传》中,张家山镇高家塄村,张世新老人做的空心挂面也让人印象深 刻,长的像美国演员摩根费里曼的“挂面爷爷”,一下子就被观众记住。五一期间,导演陈磊透露,“挂面爷爷”病逝。当天,微博微信朋友圈都在转发“挂面爷 爷”去世的消息。
《心传》开播前,陈晓卿却很担心收视率,节目播出后,他才放下心。很多观众发现,除了画面好看,导演的笔墨并没有那么多地放在人物故事上,榨油、刀功、菜式讲得很足,最重要的是它讲述的食文化中最为显眼的一环——传承。
早在《舌尖1》出现以前,央视举全台之力拍摄制、宣传、播出的纪录片大多局限于国家重大节庆、重要人物来访,而能够举全台之力拍摄一个草根题材的纪录片,舌尖系列是首创。
“去拍普通民众,是少有,罕见的。是电视媒体的一大进步。加上它的制作其实是精良的,《舌尖》当然可以成为经典。”中国教育电视台三频道总监陈宏对记者说,“虽然有人批评它文学化程度太重,离美食远,但追求以美食为载体,讲述人的故事是没错的。”
陈宏所在的中国教育电视台三频道(CETV3)纪录片占整个频道播出节目的一半左右,并实现了当年盈利,这是以往中国纪录片频道没有出现过的, 它甚至超过了央视纪录频道。陈宏认为,美食本身就是一个人性的体现,如果放弃美食,单独追逐人的故事,效果就会相反,“因为食色性也”。
4月初开播前,《舌尖2》采用全媒体宣传攻势,手机、电视、网上全能看见“舌尖”的节目和相关延展。《舌尖2》还在中国首创纪录片周播方式。节目宣传方表示,周播可以拉长赞助方的广告收益,可以使话题持续发酵。
的确,随之而来的,片子引起的话题持续发酵,不过这次是负面声音。
4月28日,《华尔街日报》旗下的《中国实时报》栏目刊文《〈舌尖上的中国2〉有点变味儿》,将一部美食纪录片“拔高”到了政治高度。文章突出 央视的官媒身份,称其夹藏私货:“不甚隐晦地包含了政治宣传元素”、“大部分内容摄制于边境地区或与少数民族菜肴有关,却忽视了汉族的食物”、“央视尝试 将个人情感上升至政治层面,尤其是意图借助食物来宣扬民族和谐。”
该文一出即遭网友批评。有网友指出,食物并不仅仅只是食物,食物背后寄托了很多东西,表现这些东西才能使舌尖超越味蕾,到达人心,“作者完全是阴谋论的倡导者”。
与网友相比,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的反应冷静许多。“这恰好印证了《舌尖2》具备了国际纪录片所应有的特征。过去,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纪录片往往是主题先行、结论先行,在表达上相对主观,有很强的宣传力。”
刘文指出,《舌尖2》所展现的美食背后,有的人看到了乡愁,有的人看到了美食,有的人看到了亲情,有的人也看到了家国情怀,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各自的解读和观点,这恰恰就是国际化纪录片的特征。
5天后,第三集《时节》播出了。第二天就有观众发现,片中讲述飞鱼的4个镜头照搬了BBC纪录片《生命》之《鱼类》的镜头。“前面说是致敬,这次完全照搬。”
“其实用了5个,不是4个。”年轻的该集导演胡博,主动承认了照搬,“用了BBC的素材,但都经过对方授权的”。她感觉到观众的指责是“恨铁不成钢”。胡博“原创纪录片可以借用其他片子的镜头”的观点,虽然没有说服观众,但也没有使事态恶化。
“五一”后的第一个周五晚上,《舌尖2》第4集《家常》如约而至。前几集零星的不满,在这集播出后汇成了潮水般的吐槽。第四集中在上海学琴的河 南母女,更成为网友指责的焦点。“跑题跑得太严重。不仅美食太少,上海红烧肉加大蒜的做法也不正宗,为了陪孩子学琴,片中表现的河南母亲更是‘三观不 正’。”最后,批评转化为对河南母女和导演邓洁的人身攻击。
《家常》导演邓洁站出来回应。母亲节当天,她在微博上写道:“对她来说,这是一个不完美的母亲节。在这个陪读家庭中,能感受到亲情的无私温暖,家人彼此的支持。今天我要对这位妈妈表达敬意!”
文字虽然没有消解质疑,但也有网友认为,家常菜本来就不是正宗的,“百家菜有百家味,百家人也有百家愁。”
“节目可以争论,攻击片中人物就无聊了。”节目遭到质疑,陈晓卿也坐不住了。陈晓卿的回应没起作用,邓洁的强辩惹来越来越大的争议,直至谣言四 起:拉琴女孩是导演丈夫公司签约艺人等等,不一而足。值得一提的是,母女两人至今受到人身攻击,“内心恐惧,不愿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”。
该集导演陈磊感到无奈,“真不知道什么人会编出这样的话。”在陈磊经历了谩骂、家庭地址电话被公布于网上、不断接到骚扰辱骂电话的几天之后,陈晓卿昨天终于出面:“如果网友质疑选人有误,那是我的问题,因为每个主人公都是我定下来的。”
“舌尖”让纪录片从弱变强
陈晓卿没想到的,这还不是全部。就在“五一”节后,微信圈内疯转一篇名为《你所未见的舌尖上的中国》,该文是两年前《舌尖1》执行导演任长箴接 受原《财经周刊》一潘姓记者的采访,披露了制片团队从搭建班子到内容产生的过程,披露了央视在《舌尖》成功后主创人马被换的“内幕”。文章结尾,任长箴表 示,“我们也愿意参与到这场巨大的胜利里,我们从没经历过,我们有权经历。”
记者曾多次联系任长箴,但电话那头始终没人接听。不过,记者发现,任长箴离开舌尖团队后,曾拍摄过纪录片《悦食中国》,该片于去年11月在央视2套播出。
提起任长箴,上海纪实频道总监干超说,“任老师的业务水平是没的说,关于纪录片创作的各方面讲的我们这儿的人都很佩服。”对于上述报道的真实 性,干超个人觉得大部分属实,“因为任老师付出了很多,所以在那个时候,她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要说,的确,《舌尖1》是借助外援成功的一部片子,其实《舌尖 2》也是。”
那么,这位曾参加《舌尖1》制作的导演,如何看待《舌尖2》?“我问过她,有没有看《舌尖2》?她说没看。我想她应该会去看,毕竟《舌尖1》她付出了那么多。”曾邀任长箴到上海为所在频道进行培训的干超告诉记者。
此前,多位在业界颇有口碑的纪录片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,“对这部纪录片不做出评价”,当记者问为什么时,获得的答案整齐划一:“陈(陈晓卿)老师人不错,又很有才华,我们实在不好做批评。”
不过,在另一个事实上,这些受访的纪录片人均表示:“有争议就是变成关注,纪录片能从一个弱势片种这样受到关注,就值得称赞。”
“片子如果一致叫好,反倒没意思了。有不同的甚至激烈的评价,恰好说明了片子的不寻常——片子的主题已完全超越美食。”曾拍摄纪录片《活着》的导演范俭说。
“对中国纪录片产业而言,有《舌尖》比没有《舌尖》要强一百倍,有质疑要比没有质疑强一万倍。”曾以百集纪录片《国军抗战全纪实》创下年度视频 网站点击率第一的纪录片导演陈钦认为,他更加喜欢《舌尖1》,因为《舌尖1》更接地气,《舌尖2》有点“高大上”,看着有点累。
对《舌尖2》的宣传市场引导策略,陈钦也有自己观点。“从老百姓的接受程度来说,片方初期不应该以美食作为推广的侧重点,等到片子播出后再强调片子以人物为重,美食太少,观众不买账也情有可原。”陈钦最后强调,“但不管怎样,舌尖都是中国纪录片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。”
很多观众纠结于纪录片的“真实性”,让他们无法忍受的是借用甚至照搬。而受访的大部分纪录片导演认为这是个伪命题。
“我们其实没必要拿《舌尖》去和BBC或者Discovery的节目去比较。Discovery的节目有很多人认为也很无聊,因为它有很多程式 化的东西,探索频道刚进入中国时做了一个培训班,培养了很多中国导演,那些导演刚进入的时候,感觉很良好,但是越到后面越来越模式化。”曾拍摄《急诊 室》、《派出所》的纪录片导演周浩认为,从《舌尖》的出现,可以看到央视纪实频道在寻求变化,他们希望做出一些不同于以往宣传片似的纪录片。这是一个探索 的过程,”你总要允许在这个过程中间,它有不完美的地方。”
真实性问题的解决,国外同行自有解决手段。拍摄《钓鱼岛真相》的美国导演里比,近日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,解释了他为何不在片子中采访很多当事人或者专家学者,“我不喜欢采访,我觉得画面更重要,因为现实的画面能够说明一切。”里比想了想说。
在谈到《舌尖2》所有的争议时,上述受访的中国纪录片人都提到了韩国纪录片《面条之路》。
“同样是美食,看了《面条之路》,增强了我对这个世界的了解,包括历史,从这个层面来说,《舌尖》也想说这个问题,但它每集只说一点点,似乎说 不透。”周浩最后说,“本身篇幅不够长,留守儿童的问题要谈,艺考的问题也要谈,用蜻蜓点水的方式把问题都说一遍,这种感觉好像和看报纸标题一样。”
“在这样的社会体系里,中国纪录片必然会生产上述现象。”周浩认为, “《舌尖》的产生,其实和陈晓卿本人喜欢美食有很大关系,但我更愿意认为《舌尖》是市场的产物,我不去评价它好与坏,毕竟不是拿来1000万元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可以做出《舌尖》。”
看了《舌尖2》3集后,周浩没再继续,“我可能以后会有时间会把它过一遍,仅此而已,从里面我也得不到太多的启示和启发。相比其他专题片,《舌尖》已经能够做到回归现实,虽然这个现实被过度地美化。美得有些发腻。”
来自东方早报 记者 黄小河 原文:http://www.dfdaily.com/html/150/2014/5/16/1153356.shtml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4A广告提案网 | 广告小报 | 广告圈那点事 » 舌尖上的中国: “舌尖”上的风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