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菲在南京举办的年度颁奖活动中,我特别留心了一下几位在广告营销界赫赫有名的4A高管,对社会化营销的必要性的表述。
我是从本土媒体人,一路转行做公关公司,再全身心投入社会化营销的。当我们独自面对外界,面向客户时,我们讲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改变,对自我、对社会、对使用习惯的全新认知。当然,更多的是讲案例。
因为整体的氛围在,我们不缺生意。但老实讲,我并不是一点心虚都没有。毕竟它所占客户的比重还小、多数客户也还是在装装样子的使用它。我非常希望看到:那些占据着今天的广告营销界的制高点的大人物们,能够对此做一些表态。
我相处了3个小时以上的这几位大人物分别是:前英国广告从业协会理事长,现23red策略顾问Hamish Pringle。奥美全球品牌管理亚太区总裁黄淳富,及安帕索的创意老大沈翔。
很高兴,他们都没有把社会化营销忽略掉。以下是他们共同持有的观点:
1、 媒体投放,3-4个渠道最有效。必须有社会化渠道。英国前辈甚至如此表述:如果加上你的自有媒体,投放效果会惊人。
2、 过去,大家讲360度整合,但今天,要寻求的是365天的消费者接触。英国前辈称:在英国,每个家庭平均每天产生21次购买想法,而如果他想看,一天可以看到1009条广告信息。(微博微信、持续创意露出,的价值就体现在这里?)
3、 过去,大家都在寻求大创意、big idea,但今天,需要的是让他们会意的、不可抗拒的创意。
4、 不能墨守成规,应该去创造与消费者接触的时间,而不仅仅是购买时间(广告投放)。
我也想弄懂另外一个问题:阻碍社会化营销的,除了新生事物天然会遭遇到的主观的排斥,还有什么?或者,它与传统营销有无绝对的对立点?
接触下来,其实是没有的。
1、 大家都认为:品牌的名声,对销售最起作用。而让品牌名声鹊起,下面会讲到核心是创意,然后才是覆盖;
2、 大家都赞同,今天的感性营销,效果要远远强于理性。而社交平台,至少在中国,是最能持续传递品牌情感的;
3、 创意,严重影响营销的效果。这几位大人物给出的研究数据是:好创意的效果,最高可以达到普通创意的12倍。而在今天,大创意越来越难找,因为人们越来越分化;所以更多的是需要不可抗拒的、会意的创意。
社交平台,不是更能有效的针对圈层、持续生产创意吗?
传统营销与社会化的真相是:这个领域,走到社会化的阶段,是玩法上的越来越细腻。互联网、社会化平台让所有人,都更细腻的认知到其他人的丰富性。这种丰富性,是过去的抽样数据远不能比的,企业、营销传播业、媒体业都需要为这种丰富性做出改变。其次才是针对技术本身做出改变:快捷、便利、随时随地、点对点、一对一。
这是同步发生的两种革新。从南京回上海的路上,我很欣慰,我解决了我的担心。事实上,我想,在这里,社交平台带来的将远不只是对过去的营销的细腻化,而绝对是新与旧的变化。
借鉴旧,储备新吧。
作者:@NTA李波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4A广告提案网 | 广告小报 | 广告圈那点事 » 你为什么要做社会化营销?(来自国际4A巨头的视角)
@静宁路口 @假装的艺术_ [围观]
[圍觀]
过去,大家都在寻求大创意、Big idea,但今天,需要的是让他们会意的、不可抗拒的创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