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界有条“拿铁因子”理论
意思是说如果把生活中
各种可有可无的习惯性支出积累起来
可能使人们成为百万富翁
如果你觉得百万这个数字太遥远
不妨看看当咖啡、电影票、香烟这些零散花费
每积累到一个199元时
都能有哪些更高价值的收获
▼
2张电影票
还是车里的移动影院?
一顿晚餐
还是更有质感的乘车体验?
KTV嗨唱两小时
还是车内的一片星空?
这组来自上汽大通的系列海报
还真是悄咪咪扎了下心
它不但用简单易懂的方式
展示出199元热门配置抵用券的实惠之处
还进一步启发、引导用户
关注到一个平时不太注意的生活真相:
每个随便花出、你并没有很在乎的199元
其实能博得更多想象不到的价值
就算成不了百万富翁
也能在用车体验方面获得质的升级
再往大往远了想
还可能让生活其它方面变得大不同
海报而已
怎么就能带出一连串的道理
进而让用户走入品牌设定的营销情境里呢?
▼
1
提问式文案:直击痛点
提问式文案看似都在问问题
其实作用各有差别
发散型、开放式问题适合制造悬念
能引发用户无限遐想
选择题特别是只有两个选项的
在形式上会有种强烈的紧迫感
而上汽大通这波文案则更进一步
AB选项的设置运用对比手法
具体内容更是反差极大
一边是最常见的各种生活消费
另一边是藏在暗处
但关乎用车体验和出行安全的重要细节
所以这些问题让人“不得不选”
谁又能真的忽视跟车有关的一切疑问呢?
毕竟它是最重要的家庭资产之一
还牵扯着一系列问题
2
主视觉表现:醒目易懂
海报正中央样式鲜明的9个产品
都是每个品类的标志物
容易辨认、一眼就看得懂
而且产品属性多元
足以覆盖不同用户群体和消费圈层
十分眼熟的产品外观
既能引得用户自行建立联想
回忆起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消费经历
同时也在设计上作了规避
一举两得
3
销售软植入:自然流畅
当9个问题对应着同一个解决之道:
199元热门配置抵用券
就更能凸显这张券的价值
这时再明确给出9种让车更好的配置选择
才足够顺理成章
避免用户从一开始就产生排斥心理
带有偏见地认为“你只是想卖东西”
整体来看
这样的创意组合布局
既有单刀直入、直截了当的提问
也有迂回婉转、意味深长的哲思
比起直接说明199元能买到怎样优质的东西
更有用,也更高明
▼
说完海报的设计巧思
再顺势分析下这一轮销售预热
上汽大通为何选择这么做?
1
形式留白,无声胜有声
无论是提问式文案还是静态海报
都在传达意向的过程中
给用户留足空间
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
去发散和想象
这样便在无声中完成一次交流互动
2
策略果决,助力销售
海报中各部分文案都承载着不同功能
三者合一则目标明确:
鼓励用户购买199元抵用券
同时为新品上市造悬念、带热度
的确,无论路径多么复杂
最后那一记发力必须准确、集中
3
文案创意,以小见大
最能打动用户、触发思考的
一定是他们亲身经历、深有体会的事物
通过对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
上汽大通抓住“花小钱”这个微妙的点
将之与新品特征、上市造势相结合
衍生出这样一个完整的大创意
▼
再延伸一步
这组选择题其实道出一种普遍的人生困境:
人活着就是要面对接连不断的选择
尤其是当条件有限
只能二选一时
这个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
因为每个人当今所处境地
都是由过往无数个选择叠加决定的
就比如在置办汽车、选择车型时
你会如何抉择?
是完全跟随本心、追求驾驶的自由乐趣
还是要考虑性价比
在有限范围内选择最具价值的那款
上汽大通这次上市的新品
给出了让用户不用妥协为难的全新选择
——全新MPV G50
能解锁三代人的出行需求
提供40个大类100项高感知配置
开放给用户自行匹配
海报中售卖的199元购置券
让用户在新车还未上市时
就能以优惠价格锁定心仪的高价值配置
更大胆的是
连新车价格都敢交由用户决定
看来是要将C2B理念贯彻到极致
回顾全盘
上汽大通用海报抛出问题
再用新品给出解决方案
这一波营销闭环还真是完整啊
▼
好创意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要奏效
也就是说当它出现在用户面前时
没办法被轻易忽略掉
因为用户在看到创意的那刻起
就不自觉有了想法
而想法会逐渐生长、蔓延
甚至会推着Ta重新审视当下生活
总之
创意得带来些或多或少的改变才行
这是它的使命
也是它最令人着迷的地方
点击阅读原文
来看看选配一台车有多好玩,还能为你的专属G50定价哦~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4A广告提案网 | 广告小报 | 广告圈那点事 » 看完这组海报,我再也不乱花钱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