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媒体在权威性,意见领袖和人力优势等多个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,但显然微博越来越让传统媒体无法忽视,传统媒体适时加入到微博当中去,除了利用微博平台更好的与网友互动外,还有许多其他的优势。传统媒体如何运用微博平台?
如今,关于传统媒体是否走向穷途末路的讨论层出不穷。各大传媒集团也纷纷启动“全媒体战略”,并积极运用微博,直接和读者零距离沟通,争取更多的新闻资源。那么,传统媒体如何有效运用微博呢?笔者试分析。
首先,需明了目前,传统媒体其无法取代的优势:
1、权威性
在中国的舆论大环境下,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,所以其发布消息的权威性是任何社会化媒体无法比拟的。如王立军事件,人民网在其微博上的预告,引来数十万的转发量。
2、云集了实力雄厚的意见领袖,自生了强大的“观点库”
传统媒体有一大批有威望的意见领袖,包括评论员、资深记者、编辑等,他们在微博上发表的观点经常激起“千层浪”;而人们流连忘返微博的原因之一则是享受其百花齐放的观点。
3、人力优势。
毕竟和公民记者相比,专业记者还是更为专业,他们受过正规培训,而且是靠这行谋生的,所以在信息的求证、深度调查方面,准记者的优势得天独厚。
那么,传统媒体如何运用微博平台?提五点建议:
第一,鼓励记者、编辑、评论员(特别是资深的、有影响力的)开微博,可以考虑把他们的微博内容作为年终考核指标,就和打稿费一样,奖励优质微博。
这个群体建微博,有如凤凰卫视早年的策略,为每个知名主持人量身定做节目,如“一虎一席谈”、“鲁豫有约”等。现在,记者、编辑、评论员在微博 上打造个人品牌,通过个人品牌的聚合效应,凸显传统媒体的厚重价值。更何况,微博有滚雪球效应,个人微博吸引的粉丝越多,向他们报料的粉丝越多,报社掌握 的一手独家信息也就越多。在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同质性强、竞争白热化的时代,这点很珍贵!但是,传统媒体须制作微博管理手册,明确记者、编辑、评论员不可随 意在微博上发表过于敏感、未经证实的信息,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媒体观点。
第二,充分运用微博进行现场直播,报纸做后期深入分析,形成报网互动。
在微博上及时更新记者第一线的权威报道,比如政府部门的新闻发布会(公民记者几乎不可能参加政府部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)。在媒体微博上设直播时 段,遇突发大事件,记者在个人微博上直播,其所属媒体微博将信息打穿,转发、互动记者的微博直播内容;并可在微博上预告诸如“详细报道,请关注明天出街 的**报”。
第三,运用微博平台做好公益活动和其它品牌活动。
现在,很多传统媒体的微博只是及时地发布最新新闻简报、陈列意见领袖的观点,很少用微博平台做活动,这点,传统媒体也许可以向一些企业学习如何 行之有效地做线上活动?比如传统媒体做某个公益活动,可用微博征集案例,邀请读者通过微博报名,一起实地探访,用微博扩大活动影响力。
第四,让微博内容的触角深入报社内部。
设诸如“编辑部的故事”等栏目,介绍明星记者、编辑、评论员的“八卦新闻”,内部工作流程趣事,不仅让读者倍感亲切,还可打造媒体独有的文化理念,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媒体。
第五,传统媒体的微博谁来运营、管理?要不要设内部专门的团队或请乙方机构?
据笔者了解,目前,部分媒体或直接让几个固定的记者、编辑发布、维护微博内容;优势是:他们对信息很敏感,能及时把握发布的信息;并把和粉丝互 动的内容转化成新闻资源。还有的媒体有专门的“新媒体部”,有专门协调人员和记者联络,上传内容。笔者还是建议设专门的微博营运人员,毕竟微博也是媒体的 一种类型,而且微博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社会化特性,要想吸引更多的有效粉丝,其每条微博内容还是要经过百般锤炼的,所以此专门的微博营运人员既不能使分身乏 术的记者、编辑,也不能仅是“内容搬运工”,需二者特制有效结合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4A广告提案网 | 广告小报 | 广告圈那点事 » 传统媒体如何运用微博平台?